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甲等特考.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甲等特考. Show all posts

Saturday, April 12, 2008

k高祖英九先生的甲等特考

有聽說過甲等特考嗎?

看到這些,就可以明白為什麼台灣有一群人,那麼恨李登輝及阿扁。

什麼台大、建中、哈佛,這些都是虛名,馬英九真正厲害的是在甲等特考。

恐怕現在已經沒有人知道什麼是甲等特考了,簡單說就是專門為某個族群的青年碩
彥量身打造的國家考試。一經錄用從簡任十職等開始任用,這可是其他高普考的小
白官,爬個十五二十年都不一定爬的到的位置(別人的起點已經是你的未來終點)
。這重要的作用,是這一群沒經過高普考的太子黨,老早就在政府機構裡面牢牢的
佔了黑官的缺,甲等特考是他們黑官漂白的工具。

胡志強、章孝嚴、李慶華珠安中四傑,都是甲等特考的受益者。這種考試因人設科
,多的是一人一科的同額考試,錄取率接近百分之百(如果有落選的,一是國民黨
內部派系鬥爭結果,二是程度實在慘不忍睹)。所以說台大有什麼了不起?陳水扁
、謝長廷一樣考的上,但即使陳水扁的聯考成績超前馬英九六百分,他和馬英九比
甲考還是考不贏
以前高普考的小白官,把九職等稱做「久久的等」,十職等稱做「死死的等」,就
知道甲考製造的不公平有多大了(另一個因素是軍官外職停役轉任公務員檢覆)。
現在十職等以上的文官,多的是這批甲考餘孽:前政學派某老立委的兒子、前金防
部司令的千金、前省府某主秘的公子、前駐外某大使的乾女兒等等。這些應該直接
上承政務官、下接官僚體系的位子,偏偏能力最差(缺乏基層文官歷練),對台灣
仇視的意識型態最強,民進黨政府政策推不動,這些人造成是台灣過去四年社會倒
退的元兇,偏偏他們躲在幕後,深知官場身段之學,你絕對不會發現他們的名字。

想想看長扁在政治上是怎麼發跡的,很簡單,就是台北市議員、立法委員這樣一路
辛苦的選上來,長扁也都有落選的紀錄。

馬英九呢?留學回來,擔任蔣經國的私人秘書,然後就是青輔會、行政院、法務部
等位子。他考過高考嗎?憑什麼擔任事務官高位,答案就是甲考。甲考提供了從政
的人脈與本錢,提供了高曝光率的媒體光環。不然連台北市議員都沒選過,憑什麼
一開始就高票當選市長?馬的好友陳新民也是學歷顯赫,但就是沒馬的官運,重點
就在於甲考的加持。

李煥的兒女李慶珠李慶中,當年連在量身訂做的考試都要抄襲(可見程度多爛,淪
為外省圈內的笑柄),結果被陳水扁抓包,李慶中臨時以要做「中國海明威」為理
由倉皇辭掉環保署副署長躲過輿論追殺,李慶珠就沒有這麼幸運了,東窗事發被拔
掉甲考的頭銜。


補充一下,王作榮縱使後來和李登輝理念不合,可是至少他當年做了一件事,絕對
可以在台灣史上留名-廢除甲等特考(當然另一方面也可以視為李登輝意志的貫徹)


為什麼公務員偏藍?

首先,在1992年修憲前,公務員考試有“分省定額”制度,而外省人的錄取保障名
額,乃以“全中國”人口比例作為基準,遠高於在台外省人的人口比例,故造成對
本省籍考生極大的歧視。換言之,在1992年之前,外省籍考生能以較低的成績考取
公務員,而本省籍考生?使分數較高,仍可能慘落榜。  這個史實,很能夠解釋,
現在公務員體系的族群結構。(當然,情況已有改善)
其次,過去有“甲等特考”制度,大開權貴子女方便之門。例如馬英九、錢復等人
,即是透過此一管道取得公務員資格。李煥的子女李慶中、李慶珠,更因為甲考論
文抄襲、試卷攜出場外補答,被立委陳水扁揭發。此事件使得大眾正視甲等特考弊
端,導致該制度終於廢止。
第三,外交特考有口試,而且配分很重。在威權時代,還要求“國語”要標準,對
本省籍人士也有歧視。
第四,軍校招生考試,軍人子女有加分優待(最近不知有無廢除),明顯地是在進
行“階級複製”,也確保職業軍人“忠黨”思想能夠傳承。


甲考有點類似博士論文考試 1.先有筆試(考的科目就是甲考的類科,甲考有分科
,但分科沒有任何標準,例如今年知道缺一個符合公務員資格的美術館長,就設一
個叫美術行政的科) 2.考生要繳交學術著作(可以拿自己學位論文,或自己另外再
寫一篇) 3.有安排三個審查者(學者) 4.學者自己在家審查著作,另安排面試。
甲考太多可以上下其手的地方。例如因人設科,例如某政要女兒在僑務的機關任職
,但沒有公務員資格,就為此人設一個僑務行政,也沒什麼人知道有此考試,導致
最後常是兩個錄取一個,三考生錄取兩個。又如審查委員的選擇,不是抽籤亂數決
定,某個特定圈子的學者就固定幾位,大家都互相認識。陳水扁擔任立委時,舉發
李煥的某女兒(不是立委那個)考甲考時所提出的論文,根本大部份是考試之前幾
年,該人在某中央部會任職高官(黑官)時的一個男下屬的論文(好像是學位論文
或自己掛名寫的研究論文),因為相似度太高,章節結構大同小異,連錯字標點都
一樣,說是引用沒有人相信。因為證據太明顯,於是此人就被撤銷甲考資格了。 通
過甲考的人很多,可以說大部份是權貴子弟,特定族群;但也有純粹沒有背景,但
具有特殊學歷才能的人,但這種人非常少。甲考是王作榮廢的。王作榮當時是考選
部長,是李登輝任命的。甲考最大的弊端,是因人設科(先有某人做黑官的事實,
才設這個科),由於有面試及論文審查,根本是近親繁殖。這些人要做公務人員,
不必像別人需從六職等、七職等一步步做起,等於是減少奮鬥二十年。當然是惹人
嫌。像馬英九三十三歲回台灣,但他沒有律師資格,也沒有公務人員資格,照理說
他沒有資格去做總統祕書或總統府的局長之類的。但他就靠甲考取得高階公務人員
資格。 甲考制度在全世界公務人員考選制度所無,邏輯不通,又是黑箱作業,不像
大學聯考是十幾萬人去公開競爭。本來就是該廢的特權制度。至於某些官職,很難
從現有公務人員中去取才。例如美術館長,他可能需要有一定被肯定的美術作品,
或學術威望;但這種人多半不會有該有的公務人員資格。所以這類應該就此職位特
性,改變此職位的任用資格,例如改政務官,或不需公務人員資格(改用教授資格
,得獎資格,專業證照資格)。

自我介紹

林北住印度,林北愛中國 就像泛藍愛說J丟細愛台灣一樣啦